企业为我、我为企业、服务社会
方圆计量服务于电力、通信、医疗、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石化、化纤等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30
2023
-
10
产业计量优秀成果连载之计量测试技术成果(2)
宽量程高精度静电电场校准技术
国家航天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国家航天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针对航天产品静电场测试问题,开展了宽量程高精度静电电场校准技术研究,攻关了多项关键测试技术,解决了宽频交流电量的溯源难题,完善了国防电学计量体系。
该项技术攻克了五大关键难点。一是电阻频率误差确定技术,研制成功时间常数10-9s量级的交直流差可计算电阻,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前列,通过与德国PTB的比对得到验证,使中国成为国际上三个拥有交流电阻标准的国家。二是交流电阻传递技术,发明一种具有接地补偿功能的电桥,突破10-6量级电桥研制的关键技术,解决了分流器电阻的传递难题,进而实现了中值电流的高准确度校准。三是宽频大电流校准技术,提出基于零磁通和双级补偿原理的宽频大电流比例标准,实现上至2000A、50Hz~1kHz的宽频大电流的校准,不确定度达10-5量级。四是交流微电流校准技术,研制成功高准确度交流徽电流校准器,其不确定度达10-5量级,解决了10uA—1000uA(50Hz~10kHz)的溯源难题。五是交流电压数字化测量技术,实现了高准确度交流电压/电流的数字化测量,不确定度达10-5量级。
该项技术研制的交流电阻标准器产品具有广阔市场,已先后两次出口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在国内外形成示范应用;交流电流比例标准广泛应用于飞机和舰船的宽频大电流的测量,解决大运飞机和C919变频大电流的校准难题,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宽频带电源功率分析仪校准技术
国家航天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为解决宽频正弦和非正弦电参数的量值溯源问题,实现装备变频动力推进、装备电源质量、电磁兼容性及材料特性测试,以及高铁、新能源、智能电网、节能照明等急需的宽频、畸变、低功率因数为特征的宽频正弦和非正弦电参数的校准,国家航天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展了宽频带电源功率分析仪校准技术研究工作,针对非整周期采样引入频谱泄漏误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DFT频谱矩阵重构的正弦信号双峰、非正弦信号多峰频谱插值采样补偿算法,研建了宽频功率分析仪校准装置、宽频正弦/非正弦(谐波)电压电流功率和相位校准装置,实现了源表不同时钟下的高准确度校准。
该项技术研究还完善了10Hz~100kHz的宽频功率计量体系,实现了我国在宽频正弦功率、相位以及宽频非正弦电压电流功率和相位等参数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的突破,保证了宽频正弦、非正弦、低功率因数等电参数的量值准确可靠。
该项技术成果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定,已为近百家军民企事业单位提供验收或校准服务,每年校准仪器数量超过600台套,为国防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使用和维护及高铁、电动车、风电、节能等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进步提供了技术基础保障。
日射法测试技术
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光伏产业多以太阳模拟器光源近似替代自然阳光,设备代价较高,对太阳模拟器的指标要求也较严格。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研究的日射法能准确测量自然阳光辐照度和标准太阳电池在自然阳光照射下的定标值,比采用太阳模拟器光源的测量结果更符合实际使用情况,有更高的准确度。
日射法采用对自然阳光进行全光谱光热转换和电功率加热交替定标原理的腔型绝对辐射计作为测量自然阳光辐照度的标准仪器,辅以具有高度角转轴、方位角转轴和GPS定位模式、四象限光电池瞄准定位模式的双轴双模式太阳跟踪仪,在准确瞄准太阳并定位后精确测量自然阳光直接辐照度。
永磁体最高使用温度测试技术
国家磁性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永磁磁钢在风电、新能源汽车、通信、智能家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永磁磁钢的热稳定性却直接影响到后端应用,如何确定永磁磁钢的“最高使用温度”一直是产业界与学术界的重要目标。
国家磁性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通过自研的变温磁通测试装置来确定永磁体的“最高使用温度”。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永磁体磁通线性减小,但当到达某一温度时,磁通会快速下降,可以将此转变温度定义为永磁磁钢的“最高使用温度”。另外,在确定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实验表明磁通会按照指数规律下降,利用此规律可以建立磁通与时间的函数,公式不同的拟合参数可反应磁钢的热稳定性,磁路设计者也可以利用该项技术确定永磁磁钢的最高使用温度。
该项技术与传统测试磁通不可逆损失方法相比,在测试准确性与测试效率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替代目前常用的通过测试磁通不可逆损失确定永磁体最高使用温度的方法。

张老师:152 8711 7717 (客服)
谢老师:136 6871 7727 (特检咨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