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23
-
10
产业计量优秀成果连载之计量测试技术成果(1)
1. 基于实星实景的卫星导航信号高逼真半物理联合仿真测试技术 2. 卫星导航模拟器混频自相关相移法校准技术 3. 步距规精密测量技术 4. 次声空气声声压校准技术 5. 宽量程高精度静电电场校准技术 6. 宽频带电源功率分析仪校准技术 7. 日射法测试技术 8. 永磁体最高使用温度测试技术 9. 面向显示屏的多光谱智能检测关键技术 10. 大气颗粒物监测计量关键技术 11. 大口径热水管道流量及温度在线校准技术 12.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校准技术 13. 转向架齿轮箱油量调整装置测试技术 14. 基于新型人工智能的焊缝探伤技术 15. 普通磨料研磨性能测试技术 16. 基于层流流动特征的高压脉动微流量测试技术 17. 高温条件下的动态压力校准技术 18. 试验综合参数数字化校准技术 19. 切缝翘曲法铝合金残余应力测试技术 20. 乳制品生产线原辅料智能化称量技术 21. 基于5G+AI无人机的设备智能检测及预警技术 22. 基于图像的医用数字X线摄影系统(DR)远程计量技术 23. 基于智能化二检合一的热量表计量技术 24. 高频高压动态压力计量测试技术 25.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关键参数计量技术 26. 大型零件原位精密测量关键技术 27. 基于3D视觉的机器人智能检测系统关键技术 28. 基于单差的测地型北斗接收机精度测试技术 |
基于实星实景的卫星导航信号高逼真半物理联合仿真测试技术
国家卫星导航定位与授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为解决高精度卫星导航接收机在复杂环境中内、外场计量不一致的问题,国家卫星导航定位与授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自主研发了半物理联合仿真测试方法,采集了100多项实星实景卫星传输和环境信号,与复杂环境数字孪生模型结合,建立了复杂应用环境高逼真度数字孪生模型构架,包含1428个参数高阶模拟的卫星系统、气象参数及地表参数数字仿真模型,成功解决复杂环境随机变量多、动态难以高逼真度实时仿真的难题,室外复杂环境逼真度优于0.2米(静态)。
该项技术获2021年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一等奖,成果应用已形成产学研检用完整链条,已经为华力创通、合众思壮、中海达、司南导航、滴滴、星汉时空、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平台等多家卫星导航龙头企业提供了服务,2017—2019年期间为应用单位创造间接经济效益超过3.1亿元。
卫星导航模拟器混频自相关相移法校准技术
国家卫星导航定位与授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为了提升卫星导航模拟器校准准确度,帮助国内生产厂家提升产品质量,国家卫星导航定位与授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自主研发了双路混频自相关相移法校准技术,通过把模拟器输出信号测量从时域转移到频域,实现高精度输出信号的反馈测量,克服时域测量单载波测时延较大(最高可达到33ps)、单载波余辉记录抖动不确定度可达10ps等问题,将模拟器输出信号测量从时域转移到频域,将测量精度从10mm提高到0.3mm。
该项技术获2021年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一等奖,成果应用已形成产学研检用完整链条,已经为华力创通、合众思壮、中海达、司南导航、滴滴、星汉时空、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平台等多家卫星导航龙头企业提供服务。
步距规精密测量技术
国家航空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针对国外以步距规为坐标测量机和数控机床校准核心设备的技术封锁,国家航空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研制了弱反射面大焦距光电显微镜,使用非接触定位的方法实现了非接触法步距规校准。首次采用光电显微镜实现对步距规的非接触校准,避免了测头接触时测量力可能产生的形变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出并采用测量基准和瞄准基准均固定不动步距规测量结构设计,避免了接触测量时测头上下(或左右)移动可能引起的测量状态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步距规测量线、激光干涉仪测量线、光电显微镜焦点三者共线,使得不同型号的步距规测量均符合阿贝原则,阿贝误差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首次在步距规校准装置上采用二级驱动、二级工作台,完成二级复合定位。采用电压缓释控制技术,动态逼近,静态瞄准,实现纳米级定位,并保证了测量重复性和准确度。测量过程完全由计算机控制,同时设计了完全独立的工作空间,工作环境条件稳定,保证环境修正的可靠性。
该项技术在计量机构、步距规制造商、坐标机制造商、数控机床制造商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步距规、三坐标测量机、数控机床的量值准确提供了溯源手段,应用前景广阔,社会及经济效益显著。
国家航空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空气声次声波的测量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地质灾害监测等重要手段,是国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是地震强度、爆炸威力及其位置判断的重要指标。
我国在空气声次声波的测量研究基础薄弱,次声传感器及其测量系统的计量测试与校准缺乏可靠方法和手段。国家航空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利用优势资源,突破了超低频声压发生技术、声压激光溯源技术、泄漏及热传导补偿技术、大气压力波动监测补偿等关键技术,研制了次声空气声声压标准装置,实现了频率范围(0.01~31.5)Hz,测量不确定度(0.4~1.0)dB,满足了次声传感器的校准与量值溯源需要,为次声波的准确测量提供了保证。
该项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地质勘查以及航空、航天、电子、船舶等领域的次声测试,如核爆当量与位置监测、电磁炮轨迹与落点监测、各类武器爆炸监测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多次为国家重大工程的次声传感器择优工作提供计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