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我、我为企业、服务社会
方圆计量服务于电力、通信、医疗、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石化、化纤等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04
2023
-
09
“5G+”智慧计量应用探索思考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的发展,当前国内的计量服务已经表现出信息不对称、市场监管存在漏洞、计量服务手段落后、产品生产制造受计量服务周期制约等局限性。
计量行业迫切需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实现计量的高效精准服务。只有创新计量服务的模式和技术手段,整合技术人员、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检测方法和环境,连接生产过程,通过5G设备数据采集、网络计算分析,形成数据模型,最后可在行政审批、计量机构、企业用户等客户端进行呈现,才能适应智慧计量服务的需求。
通过“5G+”智慧计量建立相应数据模型,形成计量服务协同大数据平台(见图1),从而提高计量监管信息发布和交互能力,提升计量器具管理能力(质量管理、统计分析、异常预警等)及数据可追溯性和完整性(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革新检测方法和手段,缩短计量服务处理周期、减少传统纸张浪费。

图1 计量服务协同大数据平台框架图
一、创新计量监管方式,加强计量监管体系建设
1.实现计量行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立强制检定、行政许可、行政监管全过程、全融合的计量数字监管体系,提高计量监管效率,创新新兴领域计量监管方式,建立统一的计量服务大数据智能平台,实现各层级计量行政监管系统的互联互通。整合区域计量大数据,构建市场行政、计量技术、企业客户无缝对接体系,建立统一的移动物联网智能计量技术大数据平台,形成以“计量标准数据库+计量器具管理数据库+计量器具检测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的大数据平台。通过计量服务协同大数据平台,全面梳理计量相关法律法规及各种技术法规,形成统一、协调的计量法律法规规范体系,各类文件规范的旧版废止和新版发布可于第一时间在各用户终端显示,同时也可汇集各类用户的意见建议,优化行政管理。
2.进一步健全计量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保证全国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建立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档案,加强重点计量器具、能源资源计量、行业安全用计量器具的监督,确保强检计量器具依法处于受控状态,便于强检计量器具的监督抽查。整合计量资源,厘清传统的碎片化和低效化管理,建立区域范围内计量基标准动态数据库,实现计量标准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研究计量器具从生产到使用全寿命周期内的5G信息追溯技术,实现计量器具“一器一码”,建立计量器具管理数据库,推动我国计量器具大市场、大产业、大公司的发展格局。
3.加强计量技术机构诚信建设,增强计量检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实施诚信计量分类监管,建立诚信计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发布和计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在平台曝光假冒伪劣计量器具、作弊类计量器具以及市场上检测机构违规出具虚假证书等不法行为,让严重扰乱计量行业发展的行为无所遁形,进一步规范计量检测市场。
二、系统整合计量标准,加强计量标准体系建设
1.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各级计量技术机构的计量标准体系,整合区域计量资源,便于计量行政部门对授权计量标准考核等统筹监管。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掌握各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有效时间、测量范围等状态,即将到期提前预警,从而提早制定相关工作计划,提高整体计量标准体系考核效率。
2.利用大数据平台全面提升各级计量技术机构量传溯源能力。根据需要合理配置各区域计量标准,优化计量服务资源。根据各地区行业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本地区计量标准溯源体系,满足企业客户就近接受计量服务的需求。
三、推动计量手段革新,提升计量校准服务能力
1.通过5G网络实现在线计量、远程计量等技术手段变革,实时数据处理、合格判断、生成电子证书,并与大数据平台中该计量器具进行关联,客户只需在大数据平台内点击查询,即可获得该计量器具生命周期相关信息,一站式解决用户需求。通过5G网络的优势,可实时查看远程操控设备所处环境与动作,第一时间获取计量设备的上传数据,避免因网络延迟等问题导致的设备检测结果误判;通过5G MEC能力,将实时高清画面回传至专业计量工作人员端口,工作人员可远程实时指导企业现场人员进行检测操作,解决了专业人员配置不足的难题,提升了计量检测效率,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2.优化企事业客户计量器具报检流程,缩短工作周期,提升计量服务效率,降低计量服务成本。客户只需通过大数据平台相应客户端,上传计量器具报检信息,系统即可根据客户上报信息自动分配任务。计量机构根据系统分配任务情况,制定相应服务安排,并上传至大数据平台,客户即可实时知悉相应计量服务计划,从而方便客户制定计量检测工作计划。
通过“5G+”智慧计量的应用,能解决当前制约计量监管和服务的一些普遍问题,以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在计量监管提质提效的基础上,借助“5G+”智慧计量做好计量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通过对适应动态测量对象、环境的硬件测量原理和软件处理算法的研究,形成机器视觉、云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计量自动化和智能化,加快计量产业的智慧化。可以预见“5G+”智慧计量的实现,将使计量监管和服务产生历史性变革。

张老师:152 8711 7717 (客服)
谢老师:136 6871 7727 (特检咨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