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我、我为企业、服务社会

方圆计量服务于电力、通信、医疗、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石化、化纤等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21

2023

-

07

湖南省计量院院长张遥奇:夯实计量基础 建设质量强省


2023年5月20日是第24个“世界计量日”,今年“世界计量日”的中国特别主题是“计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响应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世界计量日”活动的号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以及计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中国计量》特设“计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版块,约请相关领导和专家结合本职工作、专业或行业特点、未来规划等谈谈体会和工作感悟,并阐述理论对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
 

夯实计量基础 建设质量强省

 
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院长 张遥奇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为今后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全方位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阶段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擘画了建设质量强国的宏伟蓝图。
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既是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内容,又将为建设质量强国提供坚实支撑。质量基础设施是促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国际贸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无论是载人航天、深海探测,还是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甚至是家政服务、医疗养老、网上购物等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保障作用。质量技术基础上不去,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提质增效升级,就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也就很难进入先进行列。

建设制造强省,必须夯实质量基础

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等要素构成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共同为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被誉为“解决全球质量问题的终极答案”。计量被称作工业生产的“眼睛”和“神经”,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把计量检测、原材料和工艺装备列为现代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深入发展,不断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也给计量提出了许多新需求、新挑战,迫切需要计量在测量准确度、测量方法和测量数据等方面不断提供更加精准、更加尖端、更加快速、更加广泛的服务,需要计量在传感技术、远程测试、在线测量等方面尽快建立、完善相关的测量技术与方法,需要计量从质量基础的角度提供“三全一前”的计量测试技术服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紧盯国际发展前沿,建立一批新一代高准确度、高稳定性的国家量子计量基准;紧贴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等重大领域的需求,突破一批关键测量技术,研制一批新型的标准物质。优先发展军民共用量子计量技术,加快构建军民共用计量基础设施,助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带动量子计量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全面应用。
建设质量强省,必须加强创新驱动
计量是技术创新的“种子”和“引擎”,也被称为“现代科技的先行官”,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都以计量测试技术突破为前提。计量准确度的每一次提高,都给相关领域的测量、科学仪器的进步以及技术创新以极大的推动力量。未来的技术革命,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新能源技术或生物技术,都依赖于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科学的计量方法和准确的测量数据推动了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同样也对计量提出了不断革新的要求。计量应紧紧围绕《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及建设质量强省的总要求,全面提升计量服务高端制造的能力和水平。计量贯穿于产品设计、加工、使用等的全过程,没有准确的计量就没有有效的生产,更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产品。计量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在创新驱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等前沿科学的纵深发展,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发动机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大数据、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的深度融合,环境、能源、健康等全球性挑战,都要求计量向纵深拓展,助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建好衡山实验室,服务高质量发展
衡山实验室(质量技术基础)是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四大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集聚湖南计量测试、标准认证、试验检测等方面科技创新资源,突破质量技术基础创新领域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与产业关键核心共性技术,解决工业领域质量基础技术“卡脖子”问题,为湖南发展“3+3+2”产业集群,巩固“老三样”、建设“新三样”、培育“未来三样”提供质量技术基础。湖南应依托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衡山实验室(质量技术基础)四大实验室建设,加快形成领域布局合理、层次定位清晰、特色优势明显的实验室体系,聚力创建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衡山实验室(质量技术基础)建设为牵引,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加快构建协同创新高地,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交融,为打造科技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计量作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解决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问题,中国制造要实现向中高端水平迈进,首先要实现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向中高端水平的迈进,计量负有先行的责任,要全方位、成体系地迈向中高端水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在大市场、大监管、大质量理念的指导下,以服务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抓住机遇,激发潜力、释放活力、培育动力,为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更好地发挥计量对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