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我、我为企业、服务社会
方圆计量服务于电力、通信、医疗、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石化、化纤等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29
2023
-
06
山东省计量院院长李万升:夯实计量之基 助推山东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夯实计量之基
助推山东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指明现代化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之路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党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带领全院团结一心开展工作,将二十大精神理论学习和《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相结合,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指引,探索计量事业发展的新路径,不断提高计量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更好地发挥计量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的功能作用。
以能力建设夯实质量提升基础
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领域对精准计量测试的需求,抓牢业务基本盘,拓展业务新领域。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山东省计量院”)现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02项,法定机构授权检定/校准项目1482项,实验室认可项目1373项,能力资质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今后将围绕新兴关键领域,新建一批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填补山东省应用领域量值传递空白。如研制国际领先的30 MN帕斯卡式液压力标准机,填补超大力值测量及量值溯源空白;加快气体活塞式压力计全自动检测技术研究,满足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压力量值传递溯源需求等。
以科技创新开拓事业发展新领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创新则是核心中的关键。近年来,山东省计量院科研整体能力与水平持续提升,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项,国家级学协会科技奖励27项,其他科技奖励85项。下一步,将立足本院科研优势,聚焦计量科技前沿,以申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申请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标准物质量值核查验证实验室为发展方向,重点开展太赫兹功率、光谱测量仪器等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加快便携式紫外差分吸收光谱仪研发,实现环境监测仪器的国产化替代;推进新能源、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等行业领域标准物质的研制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以服务国家战略及山东十强产业为方向,发挥计量基础性支撑和保障作用
山东省计量院积极探索制定计量整体服务方案,解决企业测量测试中的难题,满足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推动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下一步,计划申请筹建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和国家碳计量中心;加强大气环境监测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先进装备研制,推进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大气环境监测装备及溯源技术)建设;开展新能源大规模应用下电能计量关键技术研究、电动汽车充电桩/机强检及监管模式研究。
以智慧化管理运行机制提升计量服务效能
智慧计量是对传统计量模式的重大创新,也是“智慧+”在计量领域的重要实践。山东省计量院正在建设的国家产业计量中心园区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即将投入使用。园区建有精密测试实验楼、高压大厅、测力大厅等13栋专业检测实验室,重点布局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化工、电力、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计量检测能力。园区实验室通过打造“慧联、慧测、慧用”一体化智慧计量体系建设,逐步实现计量标准自动化、业务数据数字化、运营平台智能化、园区管理智慧化,积极探索计量服务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新路径。
以人才团队建设持续为计量事业赋能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把科技人才培养作为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山东省计量院现有正高职称62人,博士8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专家2人,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一流专家”1人等大批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
今后,山东省计量院将通过积极申请筹建国家计量人才实训基地,联合建设山东省化学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等科技创新平台,吸引、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积极申报总局科技领军人才、泰山学者,启动“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培育计量领军人才和计量科技创新团队;以国家和省内重大战略计量需求为引领,探索培养专业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应用人才。
未来,山东省计量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十四五”计量发展规划,围绕山东“八大战略”“十强产业”等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需求,强化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深化计量技术创新应用,奋力开创计量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山东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张老师:152 8711 7717 (客服)
谢老师:136 6871 7727 (特检咨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