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23
-
04
2023年,国家铁路罐车容积计量站、国家轨道衡计量站计量工作这么干
2023年,国家轨道衡计量工作这么干
寄语——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科技转化为引擎,推动轨道衡计量高质量发展
2023 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三年,国家轨道衡计量站(以下简称“轨道衡站”)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科技转化为引擎,推动轨道衡计量高质量发展,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做好强检工作,服务铁路运输安全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的大宗散装货物,如粮食、水泥、煤炭、钢材、石油等物资,大部分都需要经过轨道衡称重,每年检定、检测的货物重量以亿吨计算,准确的轨道衡计量保证了全国企业间大宗货物贸易的公平结算。同时,货车装载货物的重量控制是铁路运输安全的前提,对社会稳定意义重大。轨道衡站将继续积极调动技术人员、设备等各方面力量,提高检衡车挂运及轨道衡检定效率,严格执行检定规程,做好轨道衡的强检工作,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二、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规程规范制修订,持续提升检定、检测能力
继续积极推进计量标准和实验室建设,维护使用好“E2 等级千克组砝码标准装置”“F1等级千克组砝码标准装置”“F2等级千克组砝码标准装置”“标准轨道衡标准装置”和“检衡车标准装置”等5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推进国铁集团标准“超偏载计量标准装置”的使用,夯实在国家大质量计量领域领先地位。
2023年,将修订JJG 234-2012《自动轨道衡检定规程》和JJG 567-2012《轨道衡检衡车检定规程》,通过建立完整的轨道衡计量技术规范体系,保证全国轨道衡的生产制造质量及使用的准确可靠。
三、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提升技术服务质量
2023年,继续对轨道衡站及其17个分站建立的管理体系进行检查,按照 JJF 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的要求,促使其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通过内审及时、有效纠正不符合项,通过管理评审对管理体系加以改进,进行人员、设备、设施等资源配置。严格制定、执行监督抽查计划,通过现场监督、数据分析等手段,保证检定过程和结果科学、准确、可靠,提升检定质量。定期收集顾客反馈信息,了解顾客需求,保证管理体系运行符合要求,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四、促进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积极转化科研成果
坚持以运用需求为牵引,聚焦铁路建设、装备制造、高铁安全和运输组织与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强计量科技基础研究,以新技术提升质量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是轨道衡站不断努力的目标。2023年,将针对检定、检测工作需求,积极发掘研究方向,推进网络技术、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在检衡车挂运及轨道衡检定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促进检定、检测手段自动化、过程管理信息化。积极转化近年完成的各级科研成果,解决由科研到应用过程中的实用性问题,将成果转化为检定、检测手段。如研究课题“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量值溯源方案的深化研究”和“自动轨道衡偏载检测功能及量传方案的研究”,在结题完成的基础上,推进成果转化,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效果。
五、做好口岸站互检工作,服务国际间贸易结算
在每年的进出口铁路运输货物中,使用口岸站轨道衡计量的大宗散装货物约占四分之三,为国家进出口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轨道衡站将继续指导轨道衡分站做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朝鲜等国的轨道衡双边互检工作,为国家进出口贸易作出贡献。
六、结合《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提升计量服务新能力
2023年,以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国家铁路局《铁路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契机,根据院集团公司重点任务要求,轨道衡站将积极融入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体系,努力推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五位一体能力体系建设,拓展高铁动车组称重台、大吨位力标准机校准项目,提升计量服务新能力,建立铁路计量产业服务清单,打造集团公司铁路行业计量服务品牌,促进我国铁路行业各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七、做好各分站业务指导,提升全系统技术服务水平
2023年,将结合《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专业计量站管理办法》的修订,继续指导轨道衡站全国17个分站,以完善管理体系、维护计量标准、组织技术研讨等方式,提升技术服务能力。轨道衡站作为主导实验室将积极组织开展市场监管总局A类比对项目“全国数字指示轨道衡量值比对”,保证全国数字指示轨道衡的量值准确一致,提高17个分站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为铁路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3年,轨道衡计量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轨道衡计量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方面的技术优势,推动轨道衡计量高质量发展,为铁路高质量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23年,国家铁路罐车容积计量工作这么干
寄语——
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品质,奋力开创国家罐车站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年,国家铁路罐车容积计量站(以下简称“国家罐车站”)以国家授权任务为中心,立足服务铁路运输安全,圆满完成了全国铁路罐车强制检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计量能力建设和分站业务指导等各项工作,为液体货物贸易结算、铁路运输安全和国家能源计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3年,国家罐车站将以《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铁路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指导,面向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依靠和发挥铁路行业优势,持续强化法制计量保障能力、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产业计量服务能力,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保质保量完成全国铁路罐车强制检定等国家授权任务,彰显责任担当
紧密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和企业贸易结算,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中大容量自动化量传技术为手段,统筹推进全国铁路罐车(含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强制检定、罐式集装箱检定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校准工作,为铁路罐车装载的石油、化工产品等大宗散装液体货物的贸易结算提供依据,保证贸易结算公平公正,为铁路罐车装载危险货物提供安全装载量控制依据,杜绝危险货物超容、超载问题,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二、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积极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提升技术支撑实力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和铁路重大工程,开拓技术服务领域,展示新作为。依托自主研发的“铁科智检隧道断面质量三维扫描点云检测软件”,服务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检测,坚守铁路安全红线。开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重点课题“复杂环境隧道智能综合量测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智能机器人应用相结合,提升隧道综合量测智能化水平及工程质量管控水平,服务国家重大工程。主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重点课题“铁路罐车计量检测和安全监测应用技术研究”,研制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测车载装置,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积极推进“基于碳排放核算的计量监测体系研究”,构建铁路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支撑铁路低碳绿色发展。主持开展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公司重点课题“铁路三维视觉精密测量软件自主化替代及质量评价”,促进我国铁路检测监测软件向国产自主化、高效性、智能化发展。
三、筑牢计量技术基础和发展根基,提升量值传递保障能力
国家罐车站及其8个分站均按照JJF 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的要求,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针对“罐车容积检定装置”“铁路罐车容积检定装置”“三维激光扫描仪标准装置”“容积三维激光扫描仪校准装置”等 20 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开展期间核查、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等工作,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一致性。围绕铁路计量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需求,立足“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五位一体能力体系建设,做好热学和力学计量器具校准服务,开展铁路罐车新产品容积试验、铁路罐车水压试验和货车注水试验等型式试验工作,提升计量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对分站的业务指导,保障全国铁路罐车强制检定工作顺利开展
以总站掌握核心技术、分站实施操作的“中心 + 区域网点”模式,发挥总站技术优势和分站就地就近的成本优势,持续做好对分站的业务指导工作,从检定工作、资质建设、能力提升、人员培训、管理体系完善、装备研究应用、软件开发应用、检定技术方法等各方面予以指导和支持,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持续开展监督检查和技术检查工作,保证其符合 JJF 1069-2012 和 JJF 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提高分站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全国铁路罐车强制检定工作顺利开展。
五、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积极服务“一带一路”
参加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建议 R71《固定式储罐计量》、R85《罐体液位自动测量》、R125《罐内液体计量系统》等的制修订工作,加快我国计量技术规范与国际接轨,提高在国际计量技术领域的话语权。做好中俄满洲里、中蒙二连浩特和中哈阿拉山铁路口岸换装罐车检定和计量服务,保证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积极服务“一带一路”。
在新的一年,国家罐车站将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国家战略和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立足自主创新,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在不断提升计量支撑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品质,勠力同心、勇毅前行,以崭新的姿态和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开创国家罐车站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