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我、我为企业、服务社会

方圆计量服务于电力、通信、医疗、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石化、化纤等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03

2023

-

04

​中国计量院为“布鲁氏菌病智能识别系统”在医疗辅助诊断领域应用提供量化支撑


记者日前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经该院算法溯源,由内蒙古卫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布鲁氏菌病智能识别系统”前不久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投入使用,这是算法溯源技术首次在我国的卫生健康领域实现落地应用。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 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布病扩散速度加快,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布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我国法定二类疫病。化德县原是国家级贫困旗县,2021年全面脱贫后是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旗县,也是布病的高发区。

        据介绍,“布鲁氏菌病智能识别系统”基于人体22项血常规及性别、年龄数据,在不增加医疗检测成本的前提下,能够快速识别布病。国外已有许多研究使用各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来预测疾病。在美国,政府已经制定了用于促进经济和临床健康的卫生信息技术法案来激励对电子医疗健康记录的有效使用,以改善医疗卫生水平。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医学图像数据的挖掘上。瑞士智能血液分析公司(SBAS) 使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提供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根据个人的血液测试结果预测最可能的诊断。英国数字精神保健公司ieso通过算法技术,开发临床证明的评估和治疗产品,来解决全球心理健康危机。

算法结果的准确性是影响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应用的关键因素。如何科学评价智能识别算法的准确性是人工智能识别系统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为此,中国计量院研发了相应的数字量具,将布病智能识别算法软件的输出量值溯源至数字量具,并给出了算法软件准确性的定量评价。据中国计量院数字计量室主任崔伟群介绍,此次溯源结果表明算法软件输出的准确率为92.08%,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88%,从计量角度给出了布病智能识别算法依据人体检验血常规数据识别是否患病的能力指标,为“布鲁氏菌病智能识别系统”在医疗辅助诊断领域应用提供了量化支撑,同时也为通过调整相关模型参数优化升级算法提供了定量支撑。

崔伟群告诉记者,算法溯源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将算法软件的输出量值溯源至规定的算法标准的活动,是为解决因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而催生的新型计量问题而产生的新兴技术,对于保障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数据和各类算法所涉及量值的准确和可靠,推动算法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以来,中国计量院一直致力于算法溯源技术研究工作,掌握了数字量具开发和算法溯源技术,建立了算法溯源系统,取得了相应的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已开展了抑郁症、布病算法溯源及人体健康数据大数据分析等工作。此次算法溯源技术在布病智能识别领域的应用也将为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推广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数据。